2014年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2014年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总体部署,坚持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1、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专题学习计划,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活动,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领会讲话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改”。特别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9月26日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1月考察山东等会议和考察中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把握。
2、宣传和贯彻讲话精神。深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直各单位所属报纸、刊物、网站等宣传媒体要开辟专版、专栏、专题,推出一批深度报道、综述评论和理论文章。要围绕讲话提出的重大观点、重要论断,结合省直机关各部门、各系统工作中心,以及我省深化改革、转型跨越发展的热点问题,列出一批重点选题,推出一批有影响、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
3、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化中国梦研究阐释,组织开展主题宣传、主题教育和主题文化活动,将其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全过程,融入文艺汇演、文化活动和节庆会展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开设理论专题、专栏。发挥各级文明办的文明传播阵地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进基层、进群众、进头脑。
二、深入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形势政策学习宣传教育,激发转型跨越的内在动力
4、广泛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引导教育省直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为推动我省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凝神聚力,鼓劲加油。
5、开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宣传,唱响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主旋律。深入宣传报道省直机关凝聚改革共识、奋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山西故事”。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树立省直机关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6、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宣传。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右玉精神、山西精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激发省直机关干部职工参与支持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大力倡导劳动光荣的观念,引导人们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建设美好生活。培育勤劳节俭社会风尚,宣传和倡导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的传统美德,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
7、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的重要时机,在国庆前后组织开展以“热爱祖国、对党忠诚”为主题的演讲、座谈等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践行“山西精神”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重点加强省直机关官德建设、医德建设、师德建设、商德建设。重视发挥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带动作用,并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9、在省直机关青年干部职工中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省直青年在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干部职工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人人参与、自觉实践的生动局面。各单位文明委要认真安排,精心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符合本单位、本系统实际的活动。省直文明办将在各单位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座谈会、大讨论、征文比赛、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从而在省直机关掀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营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干部职工的软实力。
10、扩大省直机关公民道德建设“五个一”品牌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丰富活动内容,主要是开设省直机关道德总讲堂,成立省直机关学雷锋志愿服务联合总会,统一遵德守礼提示牌内容,把“文明餐桌”行动与倡导厉行节约、禁止公款吃喝紧密结合,评比表彰省直机关第一批文明传播优秀信息员。使“五个一”活动深入人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明创建知名品牌。
11、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山西精神等内容,加强公益广告的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创新宣传载体,形成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省直各单位所属媒体要安排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持续刊播公益广告。办公场所、住宅小区、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在适当位置悬挂张贴公益广告。注重运用彩信、电子书、屏保、微博、微信等方式扩大公益广告的影响力。
12、深入推进对道德模范等各类先进典型的评选学习宣传。加强示范引领,营造学习、崇尚、争当、关爱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深入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理念。建立健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褒扬激励机制,树立好人好报鲜明导向。组织开展第二届省直机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参加“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14年“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推荐等活动。久久为功把省直机关建成我省的首善之区、道德高地、文化核心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美好精神家园,形成省直机关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13、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大力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培育学习雷锋、做志愿者的文化自觉。以社区为重点,着力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有效衔接,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为主题,开展社区家政、心理疏导、医疗保健和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志愿服务;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省直机关第二届十佳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十佳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
14、提升省直机关文明程度。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大力开展“文明上网”、“文明行车”、“文明旅游”等活动,着力提升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切实树立省直机关单位和干部群体的社会文明形象。组织开展省直机关第七批十佳文明窗口、十佳文明公民的评选活动,对省直机关第一批十佳文明家庭、十佳文明小区、十佳文明网站进行命名表彰和先进事迹的专项宣传。
四、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着力提高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15、以“全民阅读”活动为载体,组织各文明单位积极参加省直机关第三届“读书月”活动,重点增强“政治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知识、社会生活知识、身心健康知识”。组织好国家重点推荐书目的学习、讨论和成果转化工作。
16、以“文化惠民”活动为载体,组织各文明单位积极开展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加强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医院文化建设,组织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展览、演讲辩论、专题征文等活动,实现文化共享,丰富省直机关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完善精神文明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7、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全国、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深化“三统一”(即创建单位必须统一成立文明委作为领导机构、成立文明办作为办事机构,统一以文明委、文明办的文件头行文,统一启用文明委、文明办的公章)、“三支持”(即各级党政领导对创建工作要在保障创建专项经费、配齐配强文明办工作人员、有效开展创建活动三个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三完善”(即在文明单位创建中要完善指导培训体系、完善对标自查体系、完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建设。
18、修订完善和印发执行省直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和考评指标体系,加强日常动态管理,加强中期督查指导,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19、探索进行信息化管理,研发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网络申报、网站交流,提倡各单位建立电子化档案。
20、完善淘汰机制。明确年度考核验收过程中要对原文明单位和标兵存在创建工作滑坡、应付了事等现象者,采取要求限期整改、约谈、淘汰取消荣誉称号等形式,确保创建质量和创建工作的严肃性,激发创建活力。
21、建立互查机制。11-12月,组织省直部分厅局文明办主任带队,对原文明单位、标兵进行互查打分排队,并同时进行学习交流和调查研究,要形成检查结果和调研报告,作为年度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和加强改进省直机关文明创建工作的科学参考。
2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工作,树立正确创建导向。继续办好《山西省直文明网》和《山西画报•省直文明创建专刊》,丰富栏目内容,加强对各单位创建信息的报送考核,增强网络传播的影响力。编印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地图。组织各厅局文明办利用各自的网站、报纸、杂志、电子显示屏等做好文明创建的宣传工作。
23、加强省直系统文明办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队伍。
山西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14年3月13日